您现在的位置: 民俗信仰类/节庆习俗
双朝节(乳源过山瑶双朝节)
- 序号:4778
- 项目编号:CNGD-440232-0401-0002
- 大类:民俗信仰类
- 项目名称:双朝节(乳源过山瑶双朝节)
- 子类:节庆习俗
- 所在地:中国 广东省 韶关市 乳源瑶族自治县
简介
瑶族双朝节是由瑶族“二月朝”和“十月朝”组成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又称“双愿节”。瑶族青年男女借助这一节日进行对歌传情,又演绎成“情人节”。在族传统习俗中,将每月的第一日称为“朝”,故每年共十二月朝。凡朝日,瑶族人有祭祖、祭拜自然的习俗,也称崇拜日;其中,二月朝和十月朝最为隆重。瑶族“二月朝”是指农历二月初一,开春之始的许愿节。此日,乳源瑶族人做油炸粒艳祭把祖先,蔡拜大自然。具体做法是将所做的粒祀、油炸粒以及做成乌状的糕把抛散在田间,粘贴在农具和小棍顶上,并点燃蜡烛香火插于田甚上,析求祖先、上苍神灵护佑瑶族人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瑶族人使用槛把祭祀和许愿,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用糕把封粘鸟嘴,不让鸟类祸害农作物。因此,乳源各地瑶族也将“二月朝”称为“逢诺(nuǒ)节”,或称为“忌鸟节”和“农耕节”
“十月朝”,又称“开雕咀”节。因为“二月朝”封了雕咀,到了“十月朝”就解开雕咀让乌儿自由觅食。农历十月初一也是瑶民的秋收还愿节,为庆丰收,感谢牛的功劳,人们做糕把、磨豆腐、敬祖先、敬天地,犒牛祭祀,请乌收冬,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双朝节体现了瑶族社会的生产周期与民俗信仰,反映了过山瑶先民从迁徙到农耕的历史进程,展现了瑶族尊重自然、勤奋耕耘、善良朴实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
2018年5月,双朝节被列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展开阅读全部
族群情况
过山瑶,自称“勉”,属瑶语支系-优勉土语集团
展开阅读全部
文献拓展
相关项目
序号 | 名称 | 大类 | 小类 | 项目编号 | 所在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