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相关 / 学术交流
广西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访谈录

  一、关于瑶医的访谈提要

  信息学院  沈蓥

  1、进入金秀大瑶山之后,行程之中随处可见“瑶医”医馆的身影。那么金秀瑶医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其由来又有何渊源呢?

  答:具体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了,但是居住在金秀大瑶山的瑶民们历来大多高山为居,迁徙频繁,游耕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深山老林,药物资源却十分丰富。勇敢勤劳的瑶族人民,利用本地的药物资源防病治病、保护健康、繁衍后代。由此渐渐传承了瑶医文化。

  【访谈专题相关链接:广西覃氏瑶医行医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解放初期,覃氏瑶医第十二代传人覃德坤走出山高林密大瑶山成为瑶族第一代医科大学生后,使用祖传绝技治疗重症恶病红斑狼疮肿瘤,退休后,在桂林行医,为大庆油田黎工程师治愈了肝癌。受其邀请,1985年覃德坤老先生带领子女北上黑龙江省大庆开办瑶医诊所,1998年建成全国首家瑶医院——大庆德坤瑶医特色医院,1999年组建黑龙江省德坤瑶医药研究院,继而又成立了瑶医肿瘤研究所、瑶医红斑狼疮研究所、瑶医药新药开发研究所、瑶医药医史文献整理研究所、瑶医疑难病研究所、德坤瑶医医院、瑶药制剂中心,研发出5系列48品种批号瑶药投入临床,2000年在北京成立北京德坤瑶医医院,同年成立了北京德坤瑶医药研究院,2001年石家庄成立德坤瑶医药研究院及德坤瑶医分院,2004年在上海成立上海德坤瑶医分院,2005年在广州成立广州德坤瑶医分院,2006年石家庄德坤瑶医分院升格为石家庄德坤瑶医肿瘤医院并于2003年瑶药主产区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大瑶山瑶药有限公司”,鉴于德坤瑶医特色规模及其成影响,2003年,“瑶医药基础理论与经验整理研究”通过国家鉴定,同年大庆德坤瑶医特色医院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确认为教学实习医院成为医药产学研综合开发产业机构。】

  2、瑶医最具特色的御病防身之术有哪些?有什么独门绝招么?

  答:这里用药大多就地取材,讲究医、药结合。自己诊病,自己采药、加工、配方、发药。我们居住的广阔山区是天然药物产地,鲜药的有效成份未经破坏,疗效比干药好,因而瑶族群众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草药的习俗。经过长期的实践,可将药物分为4大类:消炎解毒、利水消肿的凉药,如竹叶伸筋、铁马鞭等;解除表证治疗疳积病的表药,如泽兰、甜酿草等;驱逐寒湿活血的暖药,如满山香、石龙藤等;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和打胎的打药,如竹叶老根等。瑶医最常用的瑶药制剂有“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共104种民族瑶药材。
 
  3、瑶医治病救人的方式和普通的中西医有着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是以什么为药学理论基础的呢?
  答:“风打药物分类理论”是瑶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即柔弱、柔软;“打”即坚硬、坚强。“风药”具有和缓,平调腑脏功能的作用,“打药”则取效迅速,具有驱逐邪气之效。“风打”反映了药物的功效特点,也是瑶医临床用药的依据。
 
  4、据我们调查研究发现,瑶族的药浴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且家喻户晓,时至今日仍在启用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药理方式呢?
  答:药浴是我们瑶族人的祖传秘方,瑶族人有每天泡瑶浴的习俗。药浴所用之药通常是由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新鲜草药配制而成。药浴的用处很多,如妇女生孩子,母婴均洗药水澡,婴儿洗后能够增强免疫力,产妇可以驱风去瘀,补身强体,产后一星期就可以劳动。尤其是瑶族人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采鲜药草洗澡,对于防治春季流行病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5、瑶医医疗至今获得了哪些成就?

  答:擅治重症恶病的广西覃氏德坤瑶医的祖传秘方是用血泪著成的。清朝咸丰丙辰年春天,覃氏瑶医两兄弟之一和瑶寨一邪恶师公(巫师)为给寨主女儿治疗蝴蝶瘟(红斑狼疮)就付出了生命。那用鲜血换来的药方,成为其祖传秘笈《覃氏医药簿》治疗石痈 ( 肿瘤 ) 、狼疮(蝴蝶瘟)的系列方药。覃氏瑶医第十代、第十一代治重症恶病就已声名鹊起了,特别是瑶医第十二代传人覃德坤从国营医院退休行医后更为突出。他带领子女覃迅云兄弟,相继在广西桂林市、黑龙江大庆市开办瑶医诊所,将医疗方向锁定在肿瘤、红斑狼疮等重症恶病上。

  【《大庆日报》1987年11月14日第 3 版就以《良方妙药除痼疾》一篇专访报道了覃德坤、覃迅云父子治狼疮和各种肿瘤事迹。】

  【访谈专题相关链接:药浴原理是借水的温度、水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作用,对机体发挥治疗效能的。当利用热药液在皮肤或患处熏洗时,由于温热刺激,引起皮肤各处的血管扩张,能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并能疏通经络,促进经络的调节活动功能。药液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6、使用药浴时有什么注意事项么?现在的金秀瑶族青年是否依旧沿袭这一古老的沐浴习惯?
  答:使用浴液时,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热,以免烫伤。沐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吹风,洗完拭干皮肤不必用清水冲洗以免影响药效。冬春之季,尤其注意浴处宜保暖而避风。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沐浴。高热大汗,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不宜使用。

  但现在的瑶族青年已经较少使用这种传统的药浴习俗了。也许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偶尔在药材中沐浴。
 
  7、怎么样去沿袭和传承金秀瑶医的精髓和文化呢?

  答:瑶医的流传是采用师徒相承的方法,依靠师傅口授,徒弟通过记忆、领会、随师学习及今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定,因此亦常有师门的不同。但总的说,疾病的诊断是医生通过眼看、耳听、鼻嗅、口问、手摸等方法,搜集疾病表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结合天时、地域及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辨清冷、热二病,分别所属病证,为治疗原则和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二、关于瑶族歌舞的访谈
 
  访谈人:张飞

  访谈时间:2009/7/19

  1、我们都知道瑶族舞蹈是一个优美著名的身体语言,我也很喜欢你们的歌舞。在此我想了解一下,你们除了在节日的时候跳,平常会跳吗?你们是如何做到将此歌舞继承与更新吗?

  答:一家人在一起欢快的时候会跳,年轻人谈恋爱时会唱会跳,有时甚至和小朋友边唱边跳。

  让小孩对此感兴趣,多参加一些节日,并定期教导孩子,当然我们瑶族也许就是天生热爱舞蹈的,十分投入并认真。如果要对舞蹈进行改变,可以在重要节日上将修改好的音乐和新增的舞蹈动作在重要节日上表演出来就可定型。

  2、我们查过你们瑶族最流行的舞蹈是在盘王节跳的《长鼓歌舞》,后来这首改编为现在的《瑶族舞曲》,你们家里一般有些什么乐器?可否给我们演一段《瑶族舞曲》?

  答:一般家里有一些竹子的管弦乐器,还有就是跳舞用的长鼓和铜鼓。

  3、我们已经参观过关于你们族的博物馆,了解到你们族有不同的支系,那么我想问一下你们是如何与其它系别的瑶族进行沟通?特别是舞蹈如何处理好舞蹈上的异同?

  答:有时候其它地方的瑶族会派几个代表来看看,我们也会派几个代表回看。其中会有通过歌舞的形式来进行交流。这样既能促进共同舞蹈的进步,又能了解各瑶族的生活特点来促进自己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性。

  4、我们了解到你们瑶族因为有很多系别而有多种曲调,我想知道你们这里哪几首歌曲比较流行?其中哪一首是年轻人间比较流行的?

  答:比较流行的是《酒歌》、《蝴蝶歌》、《拉发歌》、《香哩歌》。其中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是《蝴蝶歌》,这首歌是沟通心灵、交流经验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手段。
 
  5、我们都知道瑶族的舞蹈丰富多彩,我想问一下你们跳舞的思维来源于什么?能够表达什么?
  答:跳舞大部分动作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会慢慢熟悉。我们民族的舞蹈,能够表达我们欢快的心情,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敬意。

  6、最后我问一下,既然你们的舞蹈是如此的优美,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宣传自己的舞蹈?你们是如何看待现代时尚舞蹈与你们自己舞蹈的关系。

  答:我们这里是山村,本来和外界联系较少。后来政府关心,建了这么一条马路,很快便有机会将舞蹈在外面表演的机会,甚至到了春节晚会。至于现代上的时尚舞蹈,我觉得我们这里的男女老少都比较喜欢我们自己的舞蹈,并不很关注 这些怪怪的,还是原生态的好。

  三、关于瑶族语言文字的访谈提要
 
  1、瑶族是否有自己的文字

  历史上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很早以来就习用汉语文,至今保存着很多历史文献都是用汉字记载。过去,在盘瑶和和蓝靛瑶中,先辈们曾创造了一些“土俗字”,这种字,数目有限,笔划繁杂,用法不统一,不能独立成文,只能夹在汉字中使用,形成一种“词兼瑶汉”的书面混合语,用于写文献,抄经文,记歌瑶和传书信等。有人把瑶族土俗字称为瑶文,事实上,这种土俗字,不能完全表达瑶语瑶意,不能单独使用,只能和汉字夹用。

  2、瑶族语言主要可以分为哪几个语言

  瑶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瑶族语言在形成的过程中,并没有成为统一的民族语言。在其内部,瑶语又可分为“勉语”、“布努语”、“拉珈语”、“汉语方言”等四大语言。

  3、瑶族语言主要和哪几个语言关系比较密切

  这四大语言都统称“瑶语”或“瑶族语言”,都具有汉藏语系语言所共有的特征,都是汉藏语系的语言,但它们又分别属于不同的语族和语支:勉语属苗瑶语族瑶语支,布努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拉珈语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汉语方言属汉语支,它们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特点。

  4、主要分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的是什么语言,和其他语言有何异同

  拉珈语,主要分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与壮侗语侗水语支较接近,属于侗水语支。炳多优语,主要分布于广西富州和湖南江华县等地,与汉语较接近,但又与当地汉语有所区别。其中勉语、布努语、炳多优语各自还有方言差异。

  5、汉语言作为第一大语言,对瑶族有何影响

  汉语对瑶语的影响很大。瑶语中有许多汉语借词。早期的汉语借词,勉语、拉珈语多借用汉语粤北方言的词汇,后期的汉语借词,三种方言多借用汉语西南官话的词汇。瑶语借词,“全借”的最多,“半借”次之,“加注借”极少,“同音假借”更少。
 
  6、现在瑶族语言有何特点

  瑶族语言的使用,有核心语和边缘语两种。核心语,包括日常口语、口头文学和宗教语。这三者有所不同。边缘语,是指除瑶族语言以外,在当地还分别会使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进行交际的语言。现代瑶族语言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语音尚存在一些古音现象;二是合成词有两种修饰成分;三是句子形成与汉语基相同。
 
  8、现在瑶族语言是否已经越来越少人使用
  恩 现在国家以普通话为主,很多小孩已经不愿意在学习瑶语,因为他们觉得学习起来又费力有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

  9、随着青少年学习瑶语的人越来越少,瑶语已经面临着绝后的问题,国家有什么措施来帮助你们传承下去这种语言吗?

  历史上,瑶族设有统一的民族文字。为帮助瑶族人创制文字,1951年,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设立了瑶语文专业,培养了一批从事瑶语语文教学、教研和翻译人才。1958年有关部门曾对全国瑶语进行调查,为研究瑶族语言和创造瑶文打下了良好基础。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从事瑶族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瑶族学生,以26个拉丁字母形式,设计了瑶族勉方言的《瑶文方案》(草案),并先后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地的一些中小学校中试行。1983年,侨居美国的瑶族居民也以拉丁字母形式设计了《瑶文方案》(草案)。1984年,经双方瑶族民间代表协商,统一了两种拼写方案。瑶文的产生,为对瑶族儿童进行双语教学创造了条件。

  四、关于瑶族总体概况的访谈提要
 
  1、相传瑶族祖先盘瓠剿灭犬戎,立下战功,受封为王,与帝喾(评王)之女花英成婚,生下六男六女,男的娶亲,女的招婿,生下盘、沈、包、黄、李、邓、赵、胡、雷、唐、冯、周十二姓瑶人,繁衍瑶族子孙。那么现在瑶族中是否还存在这些姓氏的人?

  答: 现在瑶族中十二姓氏的后代仍然存在,只是这些人中的很多经过历史变化,迁徙到了不同的地方,所以很多同一姓氏的瑶族后裔已经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了,只有聚聚在同一地域的瑶族人才会彼此承认同一家族的身份。

  2、瑶族人居住分散,在广西、云南、湖南等境内以及南亚等国家都有瑶族人聚居,现在这些不同地域的人之间是否还有联系,是否有亲戚关系。

  答:瑶族现在的分布的确十分广泛,不仅是国内和东南亚,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也有不少瑶族人在那里定居。由于很多人迁徙的时间比较久远,所以不同地域个人之间的交流并不多见,相反,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瑶族人集体的交流却比较频繁,比如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89年11月21日,“全美瑶人协会”主席赵富明率美国瑶人访问团参加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十八屯“盘王节”,许多美国瑶人回家乡寻根访祖。除此,我们不同省市的瑶族人时常也会组织彼此间的交流活动。

  3、据我们所知,瑶族分为盘瑶、山子瑶、茶山瑶、坳瑶花和篮瑶,您是属于哪一个支系?不同支系的瑶族最大区别在那里?

  答:我是茶山瑶的,不同支系瑶族的明显区别我觉得应该是服饰,比如茶山瑶的服饰男子较简单,大都是短上衣,宽长裤,女子就是无扣花边上衣,黑布方围裙和刚过膝盖你的裤子。而盘瑶着长裤,劳动时在裤筒下截捆上绑腿,妇女头巾巧夺天工,各种银饰品装点在衣服上。

  4、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想必瑶族发生过比较大的变化,您觉得变化最大的地方是哪个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对瑶族人的生活有那些影响?

  答:最大的变化还是在农业的发展上,过去瑶族的农耕技术比较落后,生产效率很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瑶族的科技发展有了大的变化,由过去的人力劳作逐步转为及其劳作,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增多了收获。

  5、现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面对和自己一直以来自己生活习惯不一样的外来事物,您是选择坚持原有的方式还是选择接受新鲜的事物,为什么呢?

  答:瑶族文化中虽然有很多带有些许迷信色彩,但仍有不少是由古至今传承下来美好愿景。所以,我们要保留瑶族文化中的传统精髓,比如淳朴民风和各色歌舞,同时吸取现代生活的有力的方面,有助于瑶族更好的发展。

  6、你还会哪些瑶族的传统歌谣、传统技巧,还坚持那些传统习俗?现在的瑶族青年们是否也会这些传统风俗习惯技巧?

  答:对于歌舞很多瑶族青年会的并不多了,但一些年轻的瑶族夫妇已经意识到重要,送自己的儿女去学习瑶族传统舞蹈,希望可以保留下来。而传统技巧现在已经由政府参与开办工厂学校加以传承保护。

  7、瑶族有许多经典的歌曲和文学作品,瑶族一直都在用口传的方式,您是否有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较困难,是否愿意用文字记录并保存下来这些经典的文化遗产?

  答:虽然瑶族的口述传授一直以来都比较落后,用文字和音像等记录瑶族文化是对瑶族文化遗产保留比较好的方式方法。可是瑶族文化中的有些东西是无法用文字声音来记录的,例如对“上刀山,下火海”等成人度戒仪式的把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将其传承下来。

  8、这几年,金秀瑶族的人和外界都有哪些方面交流,日常生活中是否吸收了一些现代的文化气息。

  答:金秀瑶族是全国瑶族人口聚居十分密集的地方,距离重工业城市柳州也比较近,所以吸收了很多现代的文化气息,但是他们传统的民风却依然没有改变。

  9、你所知道的百年来瑶族重要的变迁史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迁?这些变迁有哪些影响?

  答:近百年来最大的变动是“金秀瑶变”,主要原因是国民党新桂系用“血与火”的手段强行“开化”大瑶山。这次瑶变留下两个问题:一是要妥善处理农村的山林土地纠纷,而是要正确处理民族社会里的宗教问题。

  10、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怎样?

  答:金秀瑶族自治县应该努力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开发乡村风俗文化旅游,打造“大瑶山”文化品牌。

  五、关于瑶族建筑的访谈提要

  访谈人:陈敬慈

  访谈时间:2009/7/22

  1、根据房屋所用材料可以分为砖瓦式,泥砙式,干栏式,围篱式,这四种类型除了所用材料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且各有什么特点?

  答:主要的区别还是体现在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上,除此之外砖瓦结构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对外敌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干栏式盛行于林间居住的瑶族人;围篱式由于建造价格低大多是经济困难的瑶族人的选择或者居无定所的人的选择。

  2、半边楼,全楼,四合院各用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

  答:通常情况下瑶族人根据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地势来选择这三种建筑体:半边楼一般建筑于比较不平坦之处;全楼则一般建筑于延河一带或者半山比较平坦的地方;四合院是在平坦的地方连接修建四栋建筑而闻名,一般四合院是富裕的象征。

  3、现在有很多住宅已经不在是传统的木竹屋了,从原始的建筑到现在的建筑是怎么过渡的?

  答:总体来说,瑶族民居建筑除了从部分竹制木制建筑转变成砖泥式建筑外整体变化不大,依然具有较强的传统性和民族味,同时也在不断的汉化中但是依然缺乏时代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瑶族部落的经济发展缓慢。随着外来物体的不断冲击,带来了很多新的思想改变了大家的观念,这些观念间接的影响了最原始的建筑模式,不断地改变使得瑶族建筑文化也在渐渐的融入大众文化中。

  4、建筑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民俗的缩影,那么瑶族建筑所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答:瑶族是勤劳的民族,瑶族建筑源于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别具风格的建筑反映出来的就是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瑶族特质。

  5、据了解瑶族又可细分为红瑶盘瑶等,不同的瑶族其建筑风格是否不同,主要表现于?

  答:不同的瑶族之间的建筑物各有侧重点,比如大多数的半边楼都是红瑶建筑的,而花瑶和盘瑶则喜欢全楼式建筑。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和他们所居住的环境有直接关系的。

  6、如长城客家土楼等,瑶族是依靠什么建筑来抵御外敌的?

  答:在富川瑶族地区他们使用的砖瓦式的建筑设有重门关卡等,形成了带有防御性质的建筑群体。

  7、瑶族建筑相比于其它民族的建筑最大的亮点体现于?

  答:半边楼,叉叉房。主要是由于瑶族的居住地理环境多半靠山而居,因此建筑方面和平原地区的差别比较大。

  8、瑶族建筑对方为朝向有什么要求么?

  答:瑶族在此方面上和汉族等民族相似具有喜欢坐北朝南的习惯。对于其它方面没有特殊要求。

  9、瑶族的建筑与特殊风俗有什么关系?

  答: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建筑的设计和结构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考量的,所以,很多风俗的元素也融入到建筑中去,例如说在瑶家,如果一家人生有女儿,则在房屋内会建造一间阁楼,在瑶族婚配中,有一个很有特色的传统,就是爬楼,男子会爬上心仪女子家中的阁楼,如果女子也喜欢这名男子,则可以把他拉上阁楼,反之,则是用一盆冷水泼在他头上。这就是风俗与建筑结合的典型例子了。

  10、我们所看到金秀地区的瑶族建筑很多都被汉化了,具有浓厚特色的建筑已经不多了,你觉得这是不是一种遗憾?

  答:金秀镇地处相对平缓,瑶族靠山而建的许多建筑不适合在城中建,往里去的大瑶山中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建筑群,而你提出的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的瑶家人开始走出深山,如果不加以保护的话,可能有一天那些别具特色的半边楼、叉叉楼会仅仅成为博物馆中陈列的照片,这肯定是一种遗憾。

  六、关于瑶族节日风俗的访谈提要
 
  访谈人:叶露瑶

  访谈对象:苏欧中杰(女,茶山瑶,兼本次导游,以下称呼简写:叶,苏)
 
  叶:你是瑶族人么?

  苏:是的!我是茶山瑶的。
 
  叶:茶山瑶?金秀这边瑶族有多少支派?有什么很大区别么?

  苏:在金秀,瑶族分为五个支派,分别为盘瑶、花篮瑶、茶山瑶、坳瑶、山子瑶,每个支派在服饰,风俗方面都有很大区别。比如花篮瑶的服装比较亮丽,茶山瑶有上刀山下火海的度戒方式。
 
 
  叶:来此之前我也简单的查过一些瑶族的风俗文化资料,感觉瑶族的风俗真的很多样化。单就节日来说就很丰富,比如盘王节、赶鸟节、尝新节、送懒节、斗牛节等等,这么多节日当中,你认为本族最重视的是那个节日呢?

  苏:嗯,族里的节日很多,在我们这边最隆重的就要属盘王节了。

  叶:可以简单的介绍下盘王节么?

  苏:盘王节,又叫“跳盘王”、“还盘王愿”,时间多选择在十月举行,主要是纪念盘王,也含有庆丰收之意。过节时,活动有祭盘王、跳长鼓舞、会“歌堂”等内容。这里还有一个典故。相传远古时期,盘王子孙在迁徙渡海时,遇到狂风暴雨,船队无法靠岸。危难之中人们对先祖盘王许下愿,保佑船队平安,果然,许下愿后风平浪静,船队安然靠岸。上岸后,人们置三庙圣王,还了第一次盘王愿,纪念先祖和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

  叶:那么你个人最喜欢哪个节日呢?

  苏:盘王节吧,这是族里最隆重的节日。至少在这个时候,我会发现我们并没有被彻底汉化。

  叶:这些节日基本上都盛装出席么?一般最主要的有什么庆祝节日的方式呢?

  苏:嗯,是的。日常生活除老人们还保留一点民族服饰外,年轻一代都着汉装。不过在比较隆重的节日上都会盛装出席。一般的庆祝方式的话就是跳舞,对歌之类的,瑶族人是以舞蹈著名的。
 
 
  叶:广西有很多的民族,在博物馆的时候就看的有点眼花缭乱了,对于我们这些外来人,很难区分这些民族之间的区别之处,尤其是苗瑶之间,你可以单就风俗方面可以说下两个的区别么?比如说服装,饮食文化都可以。

  苏:嗯,虽然瑶族源于苗族,不过发展到现在,两者区别还是蛮大的。单在服装的绣花镶边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些等下去博物馆的时候可以注意下,那里有很多服饰展品。
 
 
  叶:我在搜集节日方面资料的时候留意到说瑶族男女青年社交自由,一般通过节日唱歌建立感情,一般你们在哪个节日上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一般通婚的话是仅限于本族内么?

  苏:呵呵,不是的,现在瑶族人基本上都被汉化了,族内通婚的话在壮族比较严格,这边没有这种限制。其实大瑶山里的瑶族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民族化,当然我们还是有一些本族坚持的东西。
 
 
  叶:妇女节是瑶族妇女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这个妇女节和三八妇女节性质是一样的么?一般三八妇女节像女教师啊女职工啊都是休假的,那在瑶族的妇女节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节目?

  苏:瑶族的妇女节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盘金妹瑶族女英雄,节日这天,妇女们放假休息,做瑶族特有的芭蕉耙耙.这里也有一个典故。在封建时代,瑶族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盘金妹为了维护妇女的权利,召唤大家起来斗争,却被撵出山寨,赶进深山,失去了做人的权利。姐妹同情她,敬佩她,常把芭蕉叶与猪肉一起剁成细馅儿再加米粉蒸成粑粑送给她吃。但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受尽磨难的盘金妹还是死去了。为了纪念她,瑶族妇女们便把这一天定为她们的妇女节。
 
 
  叶: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叫金秀瑶族十八怪的帖子,你有没有关注过呵?可以说下你们这边比较独特的一些风俗么?

  苏:你们可能之前都有留意过,比如上刀山下火海,爬楼等都是我们这边比较独特的风俗。

  叶:金秀瑶族十八怪一怪中也有提后生爬楼谈恋爱,在博物馆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一个竹楼,窗口坐着一个姑娘。可以简单介绍下么?一般唱的什么歌呵?

  苏:等下我会带你们去附近的一个瑶族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村子,那里就有你们在博物馆看到的那种竹楼。茶山瑶瑶家做一吊楼,成年未婚女孩住此房中。未婚男青年求爱时,晚上爬上吊楼敲门对歌,女方在各种盘问南方,若认可便开门让男方入房,如果不认可就会泼水下去。不过这种风俗现在已经没有了。
 
 
  叶:金秀瑶族十八怪还有一怪中-快上刀山嘴吞筷。金秀表演者,表演上刀山时,上得快,并从不失误,吞筷条时,一支筷条仅折2-3下,便从口中吞下,上刀山下火海等绝技,还曾应邀赴法国演出。好像这个是每个瑶族男子成年礼都经过的历练,叫做度戒,可以简单介绍下么?

  苏:现在的话,基本上都不需要进行度戒了,不过如果要从事道公职业的话就必须通过度戒,内容就是下刀山下火海。

  叶:看图片上就觉得很惊险的样子,那些刀都是很锋利的刀刃朝上么?

  苏:是的,基本上你把一个黄瓜从上掉下去会直接碎成两半。

  叶:那不是很危险?

  苏:不会,仪式之前一般都会下咒语的。

  叶:你信咒语这种古老的方式?

  苏:对,我信的。

  七、关于瑶族宗教信仰的访谈提要

  1、现在瑶族主要的民间宗教是怎样形成的?其发展过程是否受到过其他宗教思想的影响,例如佛教、天主教等?现在瑶族中都信仰什么宗教?信教的人的年龄有没有出现一种老年化的趋势呢?

  答:瑶族最原始的时候是信仰巫教,其通过一些巫术来进行祭祀活动,后来一直到13到14世纪佛教和道教传入到瑶族,其中佛教并没有对瑶族的巫教产生太多影响,反而是道教,因为其和传统巫教有很多相关之处所以慢慢融入了巫教之中,形成了现在瑶族的民间宗教。后来天主教也传入到瑶族,不过和佛教一样信者很少。现在瑶族主要还是信奉自己的民间宗教,其他宗教信者都很少。信宗教的人大多都是上了年龄的老人,年轻人大多不信宗教了。

  2、听说瑶族的民间宗教崇拜雷王、风伯、雨师、五谷灵娘、山神、河神、树神、兽神和牛王等自然神,现在是科学社会,这种崇拜现在还存在吗?还有的话都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没有了的话,您觉得这种崇拜是不是应该保留下来呢?

  答:我们现在还是有这种崇拜的,不过不像以前那样做什么都要祭拜神灵了,以前是只要做生产活动都要祭拜神灵以求平安顺利,现在瑶族人民只在相应的节日时才会祭拜神灵,像瑶族最大的节日“盘王节”就是祭奠传说的槃瓠(pán hù),是传说中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节日中有很多歌舞和祭祀活动,每一样都是从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

  3、也就是说这些节日还都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了,那接下来为我们介绍下槃瓠(pán hù)吧,类似的一些传说现在的小朋友或者年轻人知道的多吗?

  答:槃瓠(pán hù)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远古高辛帝时,高帝养了一条狗,它的毛有5种颜色,它的名字就是盘瓠。当时戎的吴将军在作乱,高辛帝答应谁能斩下吴将军之首级,就能封邑赏金,并把公主嫁给他。后来盘瓠咬下吴将军首级。之后高辛帝不得已就将女儿许配给盘瓠。后来盘瓠抛弃了爵位带着妻儿跑去山中生活,教自己的儿女打猎等技巧,后来盘瓠死掉了,他的身体变成大地万物,就叫蛮夷了,这个地方的人就成为中族了。后来大家都尊奉盘瓠为他们共同的祖先。后“盘瓠”音转为“盘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说在我们的传说中我们是同一个祖先的。现在的小孩子和青少年也都知道这些传说的,基本上老人都会将这些故事给小孩子听的。

  4、那瑶族人民在生活中还有其他事物是受盘王影响吗?

  答:除了盛大的盘王节外,瑶族人民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方式来纪念他。因为盘瓠传说是狗头人身,所以瑶族人禁止杀狗食肉。并且因为传说槃瓠毛色有五种颜色,所以,瑶族无论男女都喜穿“五彩衣”,都要在领边、袖口、裤沿、胸襟两侧绣上花纹图案。妇女把发髻梳成多角状,再覆上花帕,形状就像狗耳;男子裤管两侧绣上红线,象征槃瓠受伤后流下的血丝。有些地方的神龛上筑有“狗巢”,塑有狗像。有的人家在除夕和尝新节举行祭狗仪式,要在祖先神龛前用狗食槽盛放猪肉、豆腐、米饭献祭,祭毕喂狗,然后全家才能进食。这些都是瑶族人民对于盘王的崇敬信仰之心,并且一代一代保存了下来。

  5、您说这些习俗都保存下来,那您担心不担心这些习俗会因为汉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的侵蚀而越来越淡,到最后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呢?
  答:这个我没有想过,不过现在想想看的话到是应该没什么问题,宗教文化是需要交流才能发展的,而且瑶族宗教还在一代代传承。虽然对外影响力不大,不过还是保持着自身一定的生命力的。

共 1 页 1 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