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酒鸡肉煲”。这一食法既是瑶区独特风味的传统美食,又是过山瑶独特的美容保健营养食品。此吃法源于瑶族妇女产后营养疗法。但1980年后,已被外界及 一些高级的宾馆酒楼推广用于佐餐。其味甜香并具,风味独特、肉嫩滑可口。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极高的传统保健营养食品,常吃能使肌肤光滑红润.全身温暖如春。 其主要做法是取上好的糯米甜酒适量,将碴先搅碎混均。取即将生蛋或生蛋不久的母鸡一只,宰杀后小心取去内脏,将肉切成小块,先放锅中微炒,待鸡肉油出,即 可放入甜酒、少量姜碎(打碎)及适量的清水(根据甜酒的浓度,用加水的方法调至可口为止),煮沸约五分钟即可盛出食用。此煮法不必加葱、盐等其它佐料。其 味清甜,鸡肉香味很浓,非常可口,老少皆宜。
“生姜南风蛤煲”。“南风蛤”系蟾蜍中的一种,每年二、三月份为盛产季节,捕捉后剥去全身外皮,切掉头和四肢的后半部,去内脏和肛门上的肉锥,先煮油水 汤,待沸时,放人生姜、南风蛤及葱子、盐巴等配料,煮沸后约二分钟即可盛出食用。其味清纯,甘甜可口,肉滑细嫩,食后全身暖和。具有驱风除湿、通经活络等 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因其温补作用很强,一般不宜连续食用。加工时,应十分注意尽量少弄破其外皮的毒囊以免沾上导致中毒。
“冬米石蛤粥”。石蛤为瑶区普遍出产的爬行类小动物每年春夏为盛产季节。捕捉后先用冬米煲粥.将熟放入石蛤,加上配料即成为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其味清甜,肉和粥均嫩滑可口,由于石蛤温补作用较强,对产妇产后体力恢复及需温补的病人进食极有好处。
黄豆“菇鸡”煲。菇鸡是瑶区罕见的一种土生类最大型食用真菌。大小从几厘米到一尺左右不等,形状如捧开的雨伞。重量一般只有0.2—2市斤左右。只生长于 每年农历七月份,故名“七月菇”。常生于田坝,山路边及阳光较充足的疏残林下。由于该真菌所生基质不清楚,生长期短,出土后约一个星期即腐烂变质,无法进 行人工栽培,食之者甚少。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瑶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此种真菌发现较多。不论小炒、煲汤,味道均清甜、爽口,远胜于香菇、木耳及猴头菌 等食用菌,与鲜黄豆煲汤,味道无与伦比,堪称菌类一绝。
百合猪肺黄豆煲。此食法源于乳源过山瑶保健疗法。煮食方法是把野外采挖的鲜百合洗净,先将黄豆、少量花生米放人锅中煲煮将熟,即放人百合、猪肺等物煮沸约 10分钟再放入花生油、生姜、蒜米等佐料混均煮沸即可盛出食用。味道甜美,对肺虚引起的咳嗽等疾病很有功用。是瑶民喜爱的保健美食之一。
甜酒煲猪心。此美食源于瑶民的保健食疗法。煮时先把猪心洗净切片,再把少量的生姜切片,猛火炒煮,将熟放人甜酒。沸后即可食用。有暖身、润肤等保健功效,若连吃几餐,可使面色红润,全身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