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多彩瑶族 / 瑶族饮食
瑶家美味盘王腊肉

        “盘王腊肉扑鼻香,神仙闻到也下凡。”这里讲的盘王腊肉即瑶族同胞制作的瑶家腊肉,其最大的优点是烹食时无须再加佐料,炖蒸熘炒皆宜。热腾腾的瑶家腊肉摆 放到桌面后,精肉鲜红、肥肉透亮,入口香脆、肥而不腻,口感极佳,是瑶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客时最上乘的佳肴美食。

       制作方法:将猪肉切成约2斤重一块,洗净晾干后,放生盐腌渍2天后,用绳或篾条或草叶穿缚,倒挂在厨房火灶上面,利用火灶余热余烟熏炙肉块,以肥肉呈黄色半透明为佳品,此肉放置一年亦保持原质原味,用洗米水反复擦洗熏炙腊肉,干净后,置于饭面蒸熟即可,也可以和韭菜、竹笋、蕨菜等蔬菜搭配翻炒。

       据瑶族史书《过山榜》记载,瑶族始祖盘王(又名盘瓠),原居黄河源头,育六男六女。由于洪荒加战乱,衣食不济。为求生存,盘王遂率族人向华南地区转移,千 百年来,盘王后裔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是崇山峻岭、陡坡峡谷,良田本就稀少,再加上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又非常落后,其主食红薯、苞谷、芋头、小米等产量 不高,难以果腹,于是狩猎野兽飞禽以补食用。每次狩猎后倘分食有余,则腌渍处理后悬挂于火塘上方,让烟熏火燎使之不断干化,以备日后食用之需,谓之烘腊 肉。由于历代相传用此法制作的腊肉系盘王首创,故名盘王腊肉。

       美味腊肉小炒制作

       1.“腊肉炒水韭”。这是广东瑶区独特风味的传统莱式。其制法简单,每年春季,当水韭露出的嫩芽六、七寸时.即摘取洗净、扭断成三寸左右,待腊肉微炒出油,即放人同炒,放足配料,即可捞出。此时水韭香飘远溢,闻者胃口大开。食之清香可口,腊肉肥而不腻。

       2.“腊肉炒山蕨子”。山蕨子为蕨类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寒。有清热、利水之功效。每年春夏之交采摘后与腊肉同炒,食之,鲜嫩爽口,风味独特,是不可多得的夏令清热传统美食。

       3.腊肉、酸椒炒魔芋。此菜式堪称瑶族传统美食之一绝。魔芋为广东瑶区的一大特产。性寒、具有清热消炎,降血压、脂肪,抗癌和防止动脉硬化等卓越功 效.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魔芋制品曾经风靡日本、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市场。魔芋属瑶族高寒山区一年生块根类草本植物,其椭园形的块根生长迅速,淀粉含 量很高,秋冬时节瑶民用特殊方法将其加工成魔芋糕,用清水漂洗适度。煮时先放腊肉,将熟放人魔芋猛火快炒,最后放人酸椒等配料,加少量清水炆煮约五分钟, 即可盛出食用。味道鲜美、独特、腊肉肥而不腻、闻之令人胃口大开,食之百吃不厌。是一种难得的清热抗癌美容食品。由于魔芋性大寒,对胃有刺激作用,因此凡 有胃病、虚寒者请勿食用。

共 1 页 1 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