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多彩瑶族 / 瑶族饮食
排瑶稻田鱼

       稻田养鱼是连南八排瑶千百年流传下来颇具民族特色的耕作方式,最初八排瑶的先祖放养稻田鱼是为了节省田间除草等耕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方式,但是近二三十年来海拔较低的瑶族地区群众为了提高稻谷产量,在稻田里喷洒农药和施用化肥,稻田鱼在连南瑶区已逐渐消失。

       目前,连南县只有大古坳和大掌两村保留着这一特色产业。稻田鱼以本地鲤鱼为主要品种,兼养鲫鱼,鱼苗于春耕时放养于稻田,采用高山流动泉水养殖(俗称冷水田),秋季稻田收割时收成,生长期达6个月,尾重2至4两,很少能达到半斤。

       鱼和稻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生长模式,稻田能提供杂、虫和稻花给鱼取食;而鱼又能为稻田清除杂草和病虫,达到相互促进生产的效果。因此,稻田里从不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鱼和水稻都是纯正的有机无公害健康绿色食品。稻田鱼集鱼肉本身的美味及稻花的清香、草虫的自然气息,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好评。大古坳稻田鱼产15千克,亩产值600元。

共 1 页 1 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