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多彩瑶族 / 瑶区人物
盘金胜

盘金胜 与瑶家坐歌堂在一起的人

 

       盘金胜,男,年过花甲,一生致力于新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瑶家坐歌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盘金胜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三十年铸就新田文艺界响当当的人物

       在很多人的眼里,盘金胜是个既有创新思想,又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有人用“新田文艺界响当当的人物”来形容他。

据介绍,盘金胜自幼就爱好瑶族文化,爱好瑶歌。其父亲、堂姐、胞姐都是瑶族农民歌手,特别是堂姐盘四妹,被当地人称为瑶族歌母。耳濡目染,盘金胜就自然地爱好唱瑶歌,并且能用汉字记录瑶歌词,能较全面的理解瑶歌的内容,并且能即兴创作瑶歌。1980年以后,他开始着手调查、征集、研究瑶歌,多少次走进瑶乡、走进瑶寨,足迹遍布瑶乡的每一个角落。1985年至2006年曾先后他又组织发动常宁、祁阳、桂阳、宁远、新田等五县(市)六个瑶族乡的歌手进行“坐歌堂”活动,掀起了瑶族青年学瑶歌、唱瑶歌的高潮,推动了瑶族的对歌活动。2006年,新田将瑶家坐歌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盘金胜便利用自己懂瑶语、会唱瑶歌、能即兴创作瑶歌的特点和专长,开始致力于瑶族坐歌堂的申报、保护和抢救工作。

       将瑶家文化首次装进音像光盘里

       “瑶家坐歌堂”流传历史悠久,在湘南瑶族地区极具特色,影响极大,是该区域内其它活动无法替代的形式。它曲调古老、优美、有很高的音乐学、语言学、民俗学的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保护和传承这一项目,能促进当地商贸业、旅游业发展,能推动和弘扬瑶族文化。对于这些,盘金胜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收集和整理资源,为了现场录音,拍摄照片,足迹踏遍了瑶乡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组织和参加大型联谊会。

       2007年11月由新田、祁阳、常宁三县政府部门组织发动了三县瑶族坐歌堂大型活动。在他的带领下,首创这次活动的音像光盘,并编导瑶歌《瑶寨恋》、《瑶寨歌声》制成VCD光盘搬上电视屏幕。影像记录中既有山水风景,也有歌堂情况,并用汉字记下瑶歌歌词打出同步字幕,深受瑶胞欢迎,并流传全国各地。

       老骥伏枥 为“护遗”进言献策

       “非遗申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环节”,为此盘金胜大胆创新,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他表示:“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忽视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传承,应该将工作重点从申报转移到保护。”

       盘金胜多年来研究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生态形式传承的文化遗产,主要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而传承人则是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和核心。政府应该对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资助,鼓励其传授技艺,以保证那些濒临失传的具有传承价值的项目后继有人;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产、生活;既能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又能为老百姓带来实惠,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推动艺术创新,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共 1 页 1 条数据